2017年5月4日下午,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在一号报告厅举行了2017届考研总结及经验交流会。与会人员有院长王廷璞、副院长焦成瑾、辅导员姬静、班主任高义霞、2017届考研已录取学生代表、2014级全体学生及2015级和2016级个别同学,会议由辅导员姬静主持。

会上焦成瑾副院长首先通报了学院2017年考研总体情况并作了分析。我院2017届毕业生总数199人,考研录取6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0.15%,其中211、985高校录取27人,占录取总数的45%。创新班总数38人,上线28人,占全班人数的70%,录取23人,占全班人数的60.5%(去年49%),211、985高校录取人数14人,占录取总数的60.9%(去年42%)。我院创新班今年的考研表现明显好于去年,录取比例比去年提高超过10%。另外,我院第一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考研情况超过预期,全班53人,报考人数25人,录取14人。
8名今年考研已录取的学生代表胡莉花(武汉大学)、周辉(厦门大学)、石福磊(江西农业大学)、柏婷梅(四川农业大学)、王佳佳(兰州大学)、牟岳阳(西北大学)、陈启燕(西南大学)、郑丽霞(西南大学)结合自身考研经历,围绕院校及专业选择、复习计划制定、心态调整以及面试注意事项谈了各自的感受,给下届同学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复习建议。之后,他们还解答了部分学生的提问,现场气氛活跃。

接下来,焦成瑾副院长作了简短的考研动员,他强调考研不仅仅是为了好的就业,而是毕业生适应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生物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进入新常态的一种重要选择。新常态要求每个劳动者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更多的知识积累;研究生毕业不一定都去从事研究工作,但新环境下的三年专业研究生涯有利于培养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会受益终身。
焦成瑾副院长还就考研复习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二是高效利用本学期和暑假时间;三是看书的技巧;最后他指出背水一战的决心和每天的努力是考研决胜的保证。
最后,王廷璞院长从考研对同学们的人生意义、促进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以及考研与就业的关系等方面作了总结发言,希望同学们能正确认识考研,争取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学。

通过这次考研总结及经验交流,使大三和大二的同学认识到考研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定了他们考研的信心、明确了他们考研的方向、解答了他们考研的许多困惑,对同学们迎接2018年的考研复习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