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动态新闻

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赴平凉市静宁县细巷镇米岔村科技支农帮扶团师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21日 21:30      作者:      点击:[]

    719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赴平凉市静宁县细巷镇米岔村科技支农帮扶团一行15人走进静宁县细巷镇米岔村、威戎镇李沟村开展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服务工作。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主要对静宁县农户苹果园基本情况和整体管理情况、双减技术应用及投入产出情况、果园农药化肥施用与投入情况调查,计划走访4个代表村50户果农基地,对静宁县农户苹果园基本情况进行入户摸底统计。同时,对农户提出的技术性问题进行解答和记录,帮助农户解决在苹果种植栽培过程中遇到的生产技术问题。此次实践活动出发前,甘肃省大樱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呼丽萍研究员对参加此次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师生进行了培训,以便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能够更好的科普科学知识,为农户服务。

三下乡即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于1996年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后正式开展,以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结合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的宣讲活动。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为高教体系建立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途径提供了帮助。

今年我校暑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校建校60周年为契机,按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原则,将社会实践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与道德实践微行动相结合,努力增强活动针对性、提升活动实效性。此次共组建了39个团队527名志愿者将围绕理论普及宣讲、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等专项赴各实践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甘肃 静宁: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片区特困地区和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总耕地147万亩,山旱地占92%。全县辖24个乡镇、1个城市社区、333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23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75万人。静宁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优势产区之一。果品产业经过连续30多年的发展,果园总面积稳定在百万亩以上,先后被国家林业总局、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苹果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经济林产业百强示范县

 

 

上一条:我校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佳绩
下一条:生物学院2019年暑假走访慰问困难学生家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