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动态新闻

天水师范学院“三区”人才科技扶贫团队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06日 10:57      作者:邓霏      点击:[]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引领和激励广大妇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巾帼力量,全国妇联表彰了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其中,天水师范学院“三区”人才科技扶贫团队经中国科学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推荐,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

呼丽萍老师代表团队领奖

天水师范学院“三区”人才科技扶贫团队是天水师范学院甘肃省大樱桃技术创新中心团队和甘肃省大樱桃技术创新党支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省、市、校有关扶贫工作的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积极参与“三区”人才计划,依托“三区”人才项目和团队人员承担的各类涉农科技项目支持,参与脱贫攻坚行动。团队由15人组成,其中女性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占60%,主要人员有呼丽萍、邹亚丽、邓霏、王静、刘艳梅、施海燕、安小娟、李一婧、王丽莉 。

团队成员下乡培训

https://swgc.tsnu.edu.cn/__local/7/79/99/8535886BF40AA2C54D8B3375CF9_34CEB6F7_9ED3.jpg

团队成员田间地头指导果农进行病虫害防治

2016-2020年,团队积极响应中央组织部、国家科技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每年选派3-8人赴当地贫困县区参与科技帮扶工作,5年来先后选派了28人次作为“三区”科技人才赴天水市秦安县五营镇薛李村、麻沟村、雒塬村秦,魏店乡大湾村、王窑村、麦积区花牛镇董源村、新阳镇温集村等15个乡31个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帮扶工作。针对秦安魏店乡和五营乡两个帮扶点的技术需求选定呼丽萍研究员,邹亚丽副教授作为两个帮扶点的团队负责人,开展了以“果树提质增效集成技术示范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扶贫工作。在帮扶期间,团队成员以各种方式举办果树科技知识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18次,培训农民2769 人(次),发放技术资料 1500 多份,随时利用电话、微信和短信答疑解惑农民技术问题不计其数,推广新技术、新产品18余项。帮助农户和合作社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增强了依靠当地优势特色产业脱贫致富的能力。如秦安县魏店乡大湾村雷锋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通过本团队的精准帮扶,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该村按期实现了脱贫摘帽,所做工作深受农民欢迎。团队坚持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和省级科研平台在人才、技术、信息、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在加快科技成果向贫困地区的转移和转化,帮助天水五县二区贫困乡村农民依托林果产业,依靠科学技术脱贫致富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一条:学党史见行动---甘肃省大樱桃创新中心党支部开展送服务“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2021年全日制学科教学(生物)专业教育硕士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关闭